🚀 NEAR:在拋壓與競爭中找到增長節奏 過去幾週,@NEARProtocol 迎來了複雜的市場局面:一方面,機構級資金的集中拋壓讓 NEAR 短期承受價格壓力;另一方面,生態和用戶數據卻在同步走強,呈現出“資本短期悲觀 vs 用戶長期樂觀”的對比。 生態進展:多點開花的擴張路徑 1.Intents 平台 交易額突破 5.7 億美元,並完成與 Sui 的整合。這意味著 NEAR 不僅在自身生態內部形成流動性,還在積極打通跨鏈合作。 2.NearDA(數據可用性層) 在 EigenDA、Celestia、Avail 這些“大玩家”環伺的賽道裡,NearDA 主打低成本與垂直應用場景(尤其是遊戲與高頻應用),差異化競爭非常明顯。 3.Bitwise 合作的質押 ETP 推出與 Bitwise 合作的質押型 ETP(類似 ETF 產品),進一步降低機構入場門檻。這是 NEAR 將自己納入傳統金融體系的一步關鍵棋。 4.應用層產品 Shade Agent Sandbox 上線 HOT Craft 打造跨鏈 NFT 市場 這些都為生態補齊了更多應用拼圖。 用戶與市場表現:冷熱交織 用戶端亮眼: 周活躍用戶突破 1600 萬,環比增長 18.4%,直接超越 Solana,表明 NEAR 在“真實用戶增長”上正在建立優勢。 價格端承壓: 機構在 8 月中旬拋售近 2000 萬枚 NEAR,導致價格從 3.05 美元下探到 2.75 美元,目前回升至 2.8 美元附近。資本短期選擇套現,但鏈上活躍度和應用進展說明,用戶層面的增長正在對沖資金面的悲觀。 深度解讀: $NEAR 的長期價值邏輯 1. 資本短期離場,不等於基本面惡化 拋壓帶來價格下跌,但生態和用戶的增長反而說明 NEAR 具備抗壓性。短期噪音未必影響長期價值。 2. NearDA:數據可用性競爭的差異化打法 Celestia 和 EigenDA 強調高性能與擴展性,而 NEAR 走的是 低成本 + 垂直應用場景 的路線。如果未來 Web3 遊戲或高頻微支付場景真正爆發,NearDA 可能是最先吃到紅利的一批。 3. 用戶是最硬核的護城河 NEAR 已經展現出活躍用戶大幅增長的趨勢。Crypto 世界裡,真實用戶增長往往比價格更能體現鏈的生命力。 4. 機構與 DeFi 雙線進擊 通過與...
查看原文
4.59萬
208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